cuò

举措


拼音jǔ cuò
注音ㄐㄨˇ ㄘㄨㄛˋ

繁体舉措
词性名词


举措

词语解释

举措[ jǔ cuò ]

⒈  举动;行为。

向见其子容服甚光,举措有适。——《后汉书·王霸妻传》
举措失当。

act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举厝”。亦作“举错”。

⒉  举动,行为。

《管子·五辅》:“故民必知权,然后举错得;举错得,则民和辑。”
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举错动作,物遵其仪。”
《东观汉记·梁商传》:“举措动作,直推雅性。”

⒊  措置,措施。

《荀子·天论》:“政令不明,举错不时。”
《汉书·何武传》:“君举错烦苛,不合众心。”
《后汉书·霍谞传》:“言行动天地,举厝移阴阳。”
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諮其考室,议其举厝。”

⒋  任用与废黜。

《周书·萧詧传论》:“赏罚得衷,举厝有方。”

国语辞典

举措[ jǔ cuò ]

⒈  言行举动。

《汉书·卷八·宣帝纪》:「君臣同心,举措曲直,各得其所,是以上下和洽,海内康平。」
《后汉书·卷八四·列女传·王霸妻传》:「向见其子容服甚光,举措有适。」

⒉  措施。

《荀子·荣辱》:「政令法,举措时,听断公。」
汉·王充《论衡·逢遇》:「武王诛残,太公讨暴,同浊皆麤,举措均齐,此其所以为遇者也。」

设施

分字解释


※ "举措"的意思解释、举措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今年以来,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公安局在“三访三评”活动中,结合边境管理及少数民族聚居等特点,不断创新举措,全面构筑和谐边境辖区。

2.由于他在外事活动中举措失当,因此被调离外事部门。

3.一个人面对反对意见,其举措应当像除了他自己之外,其它的一切都是有名无实的过眼烟云。

4.许多人都希望法院可以拓展它的地理界线,尽管任何这样的举措都将面临巨大的政治障碍。

5.不仅法学界对此予以极大关注,就连司法实践界也不甘寂寞,争先恐后地出台了形形色*的改革举措。

6.由于在办理外交时举措失当,他被调离了外事部门。

7.希腊议会初步批准新一轮撙节举措,这是该国避免债务违约所必需的,而债务违约可能在欧元区此起彼伏.

8.不仅法学界对此予以极大关注,就连司法实践界也不甘寂寞,争先恐后地出台了形形色*的改革举措。

9.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财政部、税务总局日前联合发出通知,采取缓缴社会保险费等五大举措减轻企业负担,稳定就业局势。

10.罗斯福总统的智囊团帮助他筹划了许多政治举措.